南美白對蝦的生態(tài)習性與病害關系
一、南美白對蝦簡單介紹
南美白對蝦(Penaeusvannamei),學名凡納濱對蝦,民間俗稱白蝦。原產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,以厄瓜多爾沿岸分布最為集中,為熱帶蝦種。1998年引入我國人工飼養(yǎng),是世界養(yǎng)蝦產量最高的三大經濟蝦種之一。
南美白對蝦與國內其它對蝦養(yǎng)殖品種相比,具有以下優(yōu)點:繁殖周期長,可以全年進行苗種生產;對水環(huán)境因子突變的抗逆能力強,可在海、淡水的池塘中進行養(yǎng)殖;離水存活時間長,可以進行活蝦銷售,經濟效益高;養(yǎng)殖周期短,生長速度快,管理成本低;適應性與抗病能力強,可以進行高密度養(yǎng)殖,成活率一般在70%以上,對飼料營養(yǎng)要求低,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比率占25%~30%,即可滿足其正常生長需要;蝦體殼薄,頭小,含肉量可達65%以上。
二、生物學特性
南美白對蝦在分類學上屬甲殼動物,相對脊椎動物(魚類)而言是進化較低等的動物,因此它的免疫系統(tǒng)相對比較簡單,易感染病菌而生病。要了解南美白對蝦容易發(fā)生的病害,首先要了解它的生物學特性。
南美白對蝦在分類學上屬節(jié)肢動物門、甲殼綱、十足目、游泳亞目、對蝦科、對蝦亞科、對蝦屬。其外形酷似中國對蝦,甲殼薄、體青灰色(或白色)、額角稍向下彎,尖端長度不超過第一觸角柄的第二節(jié):頭胸甲較短,與腹部的比例為1:3;額角側溝短,到胃上刺下即消失;頭胸甲具肝刺及觸角刺、但不具尖刺及鰓甲刺,肝脊明顯;第一觸角具雙鞭,內鞭較外鞭纖細,長度大致相等,但皆短小,約為第一觸角柄長度的1/3;第一至第三對步足的上肢十分發(fā)達,第四、第五步足無上肢,腹部第四至第六節(jié)具背脊;尾節(jié)具中央溝,但無緣側刺;雌蝦不具納精囊,屬開放式類型,所以精莢易脫落,造成獲取受精卵困難。雄蝦第一腹肢的內肢特化為交接器,略呈現(xiàn)筒狀,表面布有不同形態(tài)和大小的溝峰和突起。
南美白對蝦與中國對蝦和墨吉對蝦相似。成蝦最大體長可達23cm,甲殼較薄,正常體色為淺青灰色,全身不具斑紋,步足呈白堊狀,故有白腳蝦或白肢蝦之稱。
三、繁殖習性和生活習性
南美白對蝦在自然近海區(qū)長到成蝦后,便離開淺水區(qū),到離岸較遠且水較深的海區(qū)生活。水深可達70米,海水溫度為26℃~28℃,鹽度為34‰;成蝦在此環(huán)境中發(fā)育成長為種蝦,然后交配、產卵,而卵孵化為無節(jié)幼體一一蚤狀幼體一一糠蝦幼體一一仔蝦。南美白對蝦發(fā)育到仔蝦后期,便開始向河口、港灣等淺水海域游動,并定居于近岸淺水海域。白天一般都靜伏海底,入暮后則活動頻繁。因近岸淺水海域富含營養(yǎng)餌料,更有利于南美白對蝦的生長發(fā)育。近海的鹽度、水溫及水環(huán)境因子變化較大,在南美白對蝦的成長過程中更進一步的提升了南美白對蝦對環(huán)境的抗逆能力。在經過幾個月的生長發(fā)育,長為成蝦,再次離開淺水區(qū),回游到環(huán)境比較穩(wěn)定的深水海域生活,完成整個生命交替的循環(huán)。
四、脫殼與生長
南美白對蝦屬甲殼類動物,它需要蛻殼才能夠長大。南美白對蝦的生長速度與兩大因素有關:一是蛻殼頻率,每次蛻殼的間隔時間是成長增殖率,即每次蛻完殼后到下次蛻殼前所能增加的體重。每當對蝦體內攝入足夠的營養(yǎng),新殼已然形成時,老殼開始老化,并在新老殼之間出現(xiàn)裂縫,由外表觀之,有時狀似片或灰白色斑狀。時間一到,由身體肌肉強力一彈,由頭胸甲與身體間的裂縫往后彈出,健康的蝦只須3~5分鐘即能完成蛻殼動作。剛蛻去老殼的蝦體虛軟無力,但色澤鮮艷;剛蛻殼的蝦緩游于水體中上層,或側躺于塘底;1~3克的幼蝦,需要數(shù)小時的時間,新殼才能硬實;而大蝦則需要24小時以上,新殼才會變硬。南美白對蝦的幼苗階段蛻殼頻繁,水溫28度以上時,大約30~40小時蛻殼一次。南美白對蝦蛻殼與月圓月缺也有關系,農歷初一與十五前后3日,蛻殼的數(shù)量為總數(shù)量的45%~75%。
對蝦每一次蛻殼都是對生命的大考驗。最常發(fā)生的問題有三點:一是當蛻殼體弱時,被敵害所食;二是蛻殼時溶氧水平較低,則可能造成缺氧并引發(fā)病癥而死亡。三是我們經常見到一些與蛻殼有關的情況:蛻殼不遂死亡、蛻殼后軟殼死亡、蛻殼后缺氧死亡、蛻殼后感染細菌和病毒等。
五、攝食與消化
南美白對蝦是雜食性動物,幼苗階段對浮游生物利用率極高,粗蛋白含量≥25%即可正常生長;野生環(huán)境下有晝伏夜出的習慣,人工馴化飼養(yǎng)白天投料也能正常攝食。南美白對蝦的消化系統(tǒng)相對簡單,主要靠肝臟(肝胰腺)和腸道實現(xiàn)消化和吸收功能。有肝無膽,對粗脂肪消化能力差;消化腸道偏短,食物在消化道內運化時間不充分,要求在養(yǎng)殖過程中少量多餐。南美白對蝦有分食同類弱者的習性,一旦同一池塘內有發(fā)病弱蝦,即被健康同類分食而造成傳染。
在養(yǎng)殖實踐中,常見的與消化系統(tǒng)有關的病癥有:拖便(消化不良)、腸道發(fā)紅(弧菌感染)、紅胃(攝食病蝦蝦須殘體)、空腸空胃(弧菌或霉菌感染)、腸道積膿或積水(霉菌或氣單胞菌感染)、紅肝(代謝失調)、黃肝(細菌感染形成炎癥)、肝臟腫大(細菌感染肝臟或中毒)等等、肝臟萎縮(病毒感染或中毒)。
六、對水質的需求
1、酸堿度(pH值)
適應pH值范圍7.5~9.5,最適8.3~8.6。pH值與南美白對蝦健康生長密切關系,pH值≤7.0易引起蝦體血液載氧能力下降、呼吸困難而生理性缺氧;pH值≥9.0,偏堿則會腐蝕蝦鰓,嚴重時影響蛻殼甚至發(fā)病。
2、溶解氧(DO)
正常養(yǎng)殖要求任何時候DO≥5.0毫克/升,若DO≤2.0毫克/升則缺氧浮頭。溶氧不足時也會導致水體內其他生物和化學物質發(fā)生變化,從而引起蝦類不適應而發(fā)病。如藻類死亡(倒藻)、微生物厭氧發(fā)酵產生還原性物質一亞硝酸鹽及硫化氫等有害物質。
3、水溫
南美白對蝦為熱帶蝦種,對高溫有很強的適應能力,不耐低溫。最適水溫25~32℃,在越南≥43℃也未見燙傷蝦體,低于18℃則基本停止攝食,低于9℃則側臥死亡。
4、鹽度
南美白對蝦為廣鹽性蝦種,適應范圍0.5~50‰,最適15~25‰,相關研究表明,在鹽度為10~15‰的半咸水中生長速度最快。
5、有害物質濃度
在水溫為30℃,pH值≥8.5的環(huán)境中要求氨氮<0.2毫克/升;pH值≤7.5亞硝酸鹽<0.3毫克/升;否則,生長速度受到影響,容易發(fā)病。
6、透明度
養(yǎng)殖過程最適透明度20~40厘米。前期透明度不能大于50厘米,否則容易造成應激;中期透明度應保持在20~30厘米;后期透明度不能小于10厘米,否則影響光照和溶氧水平不利于對蝦的生長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END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